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联系
客家梅州出品
梅州客家人日常生活饮食十分节俭。谚语有云:“平时莫钓聚,年节莫孤凄。”平时一日三餐,粗茶淡饭。过去,客家人的主食是大米、杂粮几乎掺半。主要杂粮有番薯、小麦、鸭脚栗、狗尾栗、木薯、芋、胡豆等,有“糠菜半年粮”之谓。
平时所食菜蔬为腌咸菜、苦脉、番薯叶及咸菜干,这些食品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不少地方一年四季都有萝卜干,作常年菜。
逢年过节,一般人家都要尽可能家几样荤菜或制作应时节日食品,少不了三牲、甜粄、老黄酒。
客家的节日粄食等食品十分丰富多彩,诸如甜粄、味酵粄、叶子粄、忆子粄、黄粄、萝卜粄、笋粄、清明粄、糍粑、薄饼、炸饊子、煎丸子、煎芋丸等各种风味不同的节日食品。
此外,客家人喜欢狗肉,尤喜吃狗肉作补、过去山里人还捕捉老鼠剖净晒干,蒸、炸、炒都很可口,且除害,又补腰除湿,当作治疟疾的补品。
婚丧喜庆礼仪食品必有三牲、海味,上席时兴“八大碗”,其中能代表客家风味和烹饪艺术的时菜有:黄酒鸡、盐焗鸡、白切鸡、酿豆腐、梅菜扣肉、红焖肉、各种丸子、炸酥烧等。客家菜肴的风味特点是:讲究“色、香、味”,偏重“肥、咸、烧”。
在客家人的饮食中,最富有特色的要数妇女坐“月子”期间必须食用的“姜酒鸡”了。这种姜酒鸡有祛瘀活血、温中补湿之功效,是客家妇女生育期的传统大补食品。
下面小编就告诉小伙伴们正宗“姜酒鸡”做法
1、选用1.5公斤以上的鸡(产后第一次吃鸡酒,必须用大黄鸡);
2、把一定数量的老生姜用刀捣成碎粒,用花生油炒成赤黄色;
3、将鸡肉块炒姜粒加适量娘酒(未渗水的糯米酒)一起下锅煮熟,再用沙煲盛起,以文火煲透;
4、食用时按食量用鸡、姜配上适量娘酒煮热服用。
现在,姜酒鸡作为一种大补食品,不仅是妈妈们“坐月子”时服用,就连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喝到妈妈细心熬制的娘酒鸡。小伙伴们看了上面的做法,不妨回家也给妈妈做一碗充满爱意的“姜酒鸡”,告诉妈妈,我们长大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