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扣肉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以感恩之心,守团学一线记吉首大学校团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偏方治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229355.html

红网时刻湘西2月2日讯(通讯员邱馨瑶黄安芝)“气与声挂靠,才能出情绪……”吉首大学年“潇湘红色故事会·青年篇”红色故事讲述大赛的校内选拔现场,张宝娣正在给选手们作总结点评,专业的评价赢得了阵阵掌声。

张宝娣,吉首大学校团委办公室主任,她由学校培育,以自身反哺学校;她从学生中来,也服务于学生。留校在吉首大学工作以来,带着责任和感恩,张宝娣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吉首大学团学工作的第一线。

学生们的“宝姐姐”

作为留校工作十年的师姐,张宝娣对学生不仅有一份温情,更多了一份感同身受。她常笑着说:“我从学生中来,也服务于学生。”

学生们都亲昵地称张宝娣为“宝姐姐”。学生崔佳琪曾说:“我真的很想念宝姐姐家的梅菜扣肉。虽然你们觉得她有点凶,高要求,但私下她真的是个特别可爱的人。”

“张老师工作时非常认真,要求也很高,她工作拼命,我们常常担心她会累坏了身体。”级的研究生贾金蓉说。贾金蓉本科时曾是校团委的学生干部,带她的老师正是张宝娣,尽管已经离开校团委,但她对张宝娣的敬佩却丝毫未减。

张宝娣对如何培育学生有着自己的看法。“《斗罗大陆》主人公在每个阶段都要获取一种“魂环”,我把这种魂环看作是一种能力——可迁移能力。学习绝对不止在课堂、图书馆,还在平时的各种实践活动等第二课堂中。”张宝娣说。

张宝娣认为,团委的工作重点就是打造能够让学生获取“魂环”的平台,提升组织、策划、口头表达等能力,引领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对工作了如指掌

忙,是校团委工作的常态。年刚进入校团委,在面对各种资料文件缺失、工作不熟悉的情况下,她暗下决心:要从纷繁的团学工作中梳理出脉络,做到忙中有序,心里有底。

脉络梳理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工作全貌并进行分类。张宝娣将校园活动分为思想引领、校园文化、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及社会实践五大类,又首倡实施“五育人工程”,切实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大思*”格局中的主力*作用。

“不是了解,是了如指掌。”这是张宝娣对自己工作的要求。在协助校党委宣传部整理意识形态等资料时,她仅花费了16分钟就形成了相关材料目录,并对整理工作进行了分工。

年10月,张宝娣被电动车撞倒,左脚意外骨折。由于当时校团委工作紧急:团省委要来学校进行现场评议考核,只有张宝娣最熟悉考核准备工作。

”如果我不去,考核成绩就会受影响,而且还有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几个比赛也是我负责,材料必须马上完成上交,要不然耽误学校师生的获奖成绩,这些都耽误不得!”于是,张宝娣打完石膏,便在身体情况还允许的情况下回办公室工作了。

张宝娣(右一)和同事、学生在一起。

给学生一个舞台

张宝娣年轻时当过文艺兵,后又在音乐与舞蹈学院学习,她青春的大部分时光都与学生相伴,虽因担任*训教官时声带拉伤,与声乐舞台绝缘。但她深知舞台对热爱表演的学生的重要性。年,她成立了吉首大学大学生艺术团。

年是艺术团成立的第八年,张宝娣希望制作一个纪念日祝福视频,知道已毕业学生工作繁忙,她试探性地在往届成员群里发出邀请,出乎意料的是,往届成员竞相发来祝福。

张宝娣给学生干部上课。

曾任艺术团团长的侯泽林现在北京从事管理工作,谈及艺术团对他的帮助,他十分感慨:“正是在艺术团学到的活动策划、团队管理还有沟通协调经验,让我在职场中从容不迫地度过了新手期。”

从舞蹈生到记者,崔佳琪将这一转变归结于艺术团主持人队的四年经历,“感谢艺术团给我提供的机会,让我把兴趣变成了职业。”

除了他们,更多学生干部凭借在校团委、学生会锻炼实践经历所获得的能力,成为了各行各业优秀的吉大人。

“让更多的学生在共青团第二课堂中实践锻炼,收获一技之长乃至综合能力全面提升,进而成为职场中脱颖而出的底气,这才是我们给予学生真正有用的能力,比给学生发奖学金更有意义!”张宝娣说。

把学校搬到“云上”去

偏远高山,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身后背一个孩子,手里牵一个孩子,正是读书的年龄,却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重担。这是六年前,张宝娣第一次走进联团村时的所见。

联团村,一个偏远的高山苗乡,吉首市海拔最高的行*村,所在山区莲台山有“吉首屋脊”之称。年,联团村贫困发生率高达87.6%,村内无学校。大部分的孩子早早辍学,仅有不到5%的升入中职或高中。

“扶贫应从扶智开始。大学不缺教育资源,教育正是山区所需要的。”张宝娣想。

年,在吉首大学的支持下,张宝娣带领着吉首大学“云上学堂”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联团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交通闭塞,他们就背着教具徒步走几个小时上山,把学校搬上“吉首屋脊”;没有教室、宿舍,唯有老乡好心借的一间婚房,他们就白天教课,晚上打地铺;没有热水,他们就拿黑色塑料袋铺在水缸上晒太阳给水加热。

“我想学音乐”“我想学画画”……每年暑期,联团村村口老树下的招生现场总会被联团村和附近村寨前来报名的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学堂的开设弥补了村里基础教育不足的问题,也给留守儿童们带来了陪伴。目前,联团村已有5名学生考上了大学。

在团委工作的10年里,张宝娣每年组织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全程参与联络筹备、组织实施、总结表彰和宣传工作。她带领志愿者们开展“理论宣讲进苗寨”“云上学堂筑梦联团”“亲情陪伴夕阳红”“美丽中国绘蓝图”等志愿帮扶活动,受到*府和村民广泛称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