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宅经济兴起、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近来预制菜日益受到消费者欢迎。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预制菜这一细分赛道突然火起来了。
佛跳墙、花胶鸡、梅菜扣肉、酸汤鱼......原本餐厅里的招牌菜,越来越多走进消费者家庭,贴近日常三餐饮食的中餐菜式开始在电商平台、便利店等出售,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开始购买。预制菜市场的快速扩张与其广阔前景,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玩家入场。站上风口,预制菜有望起飞。
预制菜是什么?目前市场发展如何?行业前景有多大?......本期,针对当下预制菜行业发展、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解读,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
首先,我们来看下预制菜的定义。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
通常意义上的预制菜可分为四大类: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
即食食品:开包即食。即开封后可以直接食用的预制调理制品。如海带丝、碳烤鱿鱼丝、泡椒凤爪等。
即热食品:加热即食。经过加热即可食用的食品。
即烹食品:熟料加热调味食品。指经过相对深加工(加熟或浅油炸),按份分装冷藏或常温保存的半成品材料,可以立即入锅,加上调味品进行调理的食品,属于半成品预制菜范畴。
即配食品:生料加热调味食品。指经过清洗、分切等初步加工而成的小块肉、生鲜净菜等。
一.预制菜行业市场现状
市场现状1:国际预制菜发展成熟。
预制菜起源于美国,成熟于日本。当年世界上第一台快速冷冻机在美国试制成功后,速冻加工品随即问世。到50年代速冻食品越来越受到欢迎。而料理包最早出现在生活高度紧张的日本都市,随即在台湾的台北、高雄流行,被商家称为妈妈餐、住家便当。
预制菜品可以降低餐饮企业劳动用工成本,减少餐厅后厨的使用面积,还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从而提升了餐饮企业的利润。因此,预制食品工艺便被广泛应用于餐饮连锁企业。
预制菜在美国餐饮渠道发展成熟,诞生了全球超大型食材配送供应链公司Sysco。日本最大的预制菜企业之一日冷食品,是日本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其集团企业的业务遍及日本及全球市场。
市场现状2:国内预制菜品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将迎来万亿元的高速发展期。
日本预制菜高速发展期为20世纪70-80年代初,年增速达到近20%。中国目前社会结构的核心经济指标跟当时的日本非常类似。由此可以论证预制菜在中国也有望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
市场现状3:当下预制菜以餐饮渠道为主,逐渐向全渠道覆盖。
目前预制菜的销售渠道基本覆盖了所有的食品销售渠道,如餐饮、商超、农贸市场、便利店、电商、专业外卖市场、一般流通等。其中餐饮企业是预制菜的最主要销售渠道。
市场现状4:当下预制菜市场呈现“4大门派”
1.专业派-半成品菜供应链模式
代表企业:苏州好得睐、湖南聪厨、湖南佳宴食品、河北惠康食品等。
这类企业主要业务就是生产预制菜,拥有自己的工厂和预制菜品牌,也自建有相对完善的销售渠道。
优劣势:专攻预制菜,产品品类最丰富,研发和生产能力也最强劲,供应链能力最强大,是当前预制菜行业的主力军。但是,因为这类企业主要针对的是B端客户,没有充分考虑C端客户的应用场景。
2.餐饮派-前店后厂中央厨房模式
代表企业:海底捞、眉州东坡、新雅酒店、知味观、贾国龙功夫菜等。
这类企业中,既有像新雅酒店、知味观这种半成品菜的老兵,也有海底捞、贾国龙功夫菜这种新人。
优劣势:门店多,品牌知名度高,消费者基础强大,消费者接受度比较高,但是,这个派别通常主要是由餐厅后厨或者中央厨房生产预制菜,研发和生产能力有限,也很难大规模生产,且通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3.零售派-品牌输出OEM代加工模式
代表企业: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
以新零售样本盒马为例,为了打造半成品菜,盒马专门成立了“盒马工坊”,多个SKU中,半成品菜占到一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优劣势:新零售主要针对C端,对于客户需求更了解,一线城市,当地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接受度更高。不过,新零售派通常采用的是代工模式,自主能力较弱。
4.综合派-加入新赛道中央工厂模式
代表企业:安井、三全、正大等。
这类企业通常有自己的主业,近年来看好预制菜的发展前景,开始加码预制菜。
优劣势:这个派别中的代表企业,在自己原来的赛道中都是大佬,因此,优势是品牌知名度高,消费者基础比较雄厚。但是,也可能会给消费者形成固有印象,觉得它们做预制菜不够专业。
二.预制菜消费洞察
虽然目前国内B端和C端两大市场都在高速成长期,但toB端的餐饮渠道仍然占大头。据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预制菜市场B端与C端比例大概为8:2,toB服务仍是中国预制菜企业的主赛道。
预制菜B端客户洞察
1.B端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