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扣肉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学食堂现高价菜,学生吐槽吃不饱,学 [复制链接]

1#
甘肃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search.asp?Keyword=%B8%CA%CB%E0%B0%D7%F1%B0%B7%E7%D2%BD%D4%BA&field=title

文/8点半站台,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转发。

我对学校食堂非常有感情。

中考后,就读的高中整体搬迁,好友的父亲承包了新校区的一层食堂。那个时候,生活过得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嚣张。

每天一到饭点,闺蜜就会端着装满饭票的饭盒,给我和另一个朋友发“饭钱”。一人一叠,从来不数。一块钱一串的油炸排骨,别的同学最多来两串,我们直接10串起步。

食堂阿姨知道我们仨是“自己人”,只要递上餐盘,他们就会可劲儿地把盘子装满,最后只收1张饭票,走个形式。

高中三年,当我的体重顺利达到“人生巅峰”时,没有一张白吃白喝的饭票是无辜的。即便如此,“抱大腿”,“吃软饭”的感觉真的是让人欲罢不能!

那时,我也知道了一个事实:学校的食堂并不是学校开的,天真如我。

年轻时,见的世面少。到了大学,才发现学校有6个食堂。不仅食堂不是学校的,6个食堂就有6位风格迥异的老板。大学算是“包租公”,食堂老板是个租客。

以前,食材供应商大多是食堂老板指定,现在需要经过单独招标完成,肉类,素菜各有供应商。

这种进步与某些学校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关,是“干饭人”对食材品质的坚持。业务外包,但责任会由下而上进行追溯。学校领头人的担子重了,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就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和提升。

初入大学,我的兴趣是试吃每个食堂的各种菜系。哪怕最远的食堂离宿舍光是坐校内摆渡车要10分钟,也挡不住我的吃货之心。

时间一长,我发现自己做了不少无用功。校车师傅早就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口中摸清了各大食堂的优劣势。价格排名、口味特点、招牌菜,哪个窗口的阿姨最好,各种门儿清。

食堂虽多,为了照顾全国各地的学生口味,菜品兼顾各大菜系,业务范围尚小。竞争是发展的强动力,学校食堂也不例外。

为了满足各方需求,提高销售量,食堂老板开动脑筋,把校园外的美食能搬进校园的差不多都模仿了:泡凤爪、水果冰粉、西米露、干锅、烧烤、冬阴功汤、韩国拌饭、意大利面应有尽有。没有的,食堂师傅也能给大家创造发明。

大学食堂不愁客源,但这块蛋糕6人分,谁吃得多,谁吃得少,各凭本事。补贴发放跟学生的实际购买量挂钩。曾经发生过食堂菜品太差,被淘汰易主的事。

食堂总归是大锅饭,口味比不得大饭店,唯一的优势就是价格低廉。食堂的菜价可以用“与现实社会脱节”来形容。

一碗红烧牛肉面,好几大块牛肉在表面的那种,我从3元吃到现在8元一碗。在校外,同样的面需要15元以上。两荤两素的套餐只要10元,泡菜和汤还免费。

前一阵,我偶然有机会去吃夜宵。万万没想到,食堂的夜宵几乎不输校外,一盘麻辣小龙虾只要16元。

别说我“凡尔赛”,也别看到菜价就说高。食堂菜品的价格从绝对数字来看,确实是上涨了,但从相对数字来看,还是很便宜。现在的物价跟以前相比,上涨了这么多,食堂若是分文不涨,那叫“不讲道理”。

虽然大学生吃饭有补贴,可补贴增加的速度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若是食堂价格一点儿不涨,菜价加上补贴小于成本,这差额该由谁来承担呢?

别忘记,食堂是承包制,学校靠的是拨款,这钱嘛,你懂的。

合理的涨价是可以接受的,若是太过离谱,“干饭人”的“干饭魂“就会被唤醒。

比如华中农大食堂的这个价格,看着就夸张——梅菜扣肉元一斤。有这闲钱,我愿意去任何一个馆子,点个菜,吃个开心。

菜价离谱就算了,菜品“论斤卖”到底是哪位神仙想出来的高招?吃顿饭而已,弄得跟搞批发一般,“量大还不从优”。

我不禁纳闷儿了,食堂老板的数学与经过高考数学洗礼的大学生比起来,谁更技高一筹?食堂老板用脚定价格,到底是想要销量好点,还是做个样子,借用菜价提高下档次而已呢?

或者,是想早点关门?

生意要赚钱,民以食为天。“价格高”和“吃得好”是两回事,若是还”吃不饱“,讲真,不论从人数、智力还是知识水平,大学生们总能想到办法让无良商家“臭名昭著”。

前一阵,华农大的食堂阿姨喊话本校学子要好好吃饭。可学生们心里苦,钱包里没“货”,想吃,吃不起,就差打着旗号,请求“扶贫”。

大学食堂的价格靠监管,打饭阿姨的“手抖”靠反馈。华农大食堂这个“高不可攀”的菜品价格当是一种疏漏,上下一联想,该是有人要为此事“买单”。

理性上说,食堂靠什么赚钱,能不能赚钱,真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事。只不过这世上,没人会坚持做亏本生意,食堂老板稳固如磐石,一定没亏钱。

食堂要挣钱,无可厚非;如何以高价挣钱,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们付了钱,能吃好,算“良心”;这是正常市场逻辑。

为了让大学生们能够吃饱饭,读好书,大学食堂菜价低廉是一种配套福利。谁要是动了大学生们的“奶酪”,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都不能答应。

除了华农大,还有部分大学的同学们对食堂也颇有不满。咱们团结起来,哪个食堂不佳,就再也别去。没有同学们“一卡通”的数字,再高的菜价不过一场浮云。同学们手中掌握着食堂的“经济命脉”。

大学校园三件事:学习、吃饭和睡觉,都是生活基本需求。

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求学,学校应该保持“家长心态”,照顾好他们的饮食起居,既是理所应当,也是让万千家长安心。在大学里,学校就是“大家长”。

做好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比修建漂亮的教学大楼更有说服力,明年招生视频不愁找不到素材。

食堂虽说是生意,但地处学校,需要“另当别论”。大学生不是“金矿”,并不适合过度开发。建议食堂老板保持“打工人”心态,做好本职工作,赚合理的钱。食品安全有保障,味道合适,价格合理,口碑传承,才能有长久生意。

华中农大的事已经有校方介入处理,限期整改。那其他学校价格不合理的食堂,什么时候整改呢?同学们该如何办呢?

我是8点半站台,正儿八经说考研,茶余饭后聊教育新鲜事,有点意思!

推荐阅读:

教育资本将知名私立小学和幼儿园出售,成交价不如北上广的一套房教育培训机构“入冬”,从教书育人到过街老鼠只要一周,老师何辜网红爆料教师子女靠转学进大学,“象牙塔”被挖成“罗马”?为了反抗人性化服务的“算计”,这届年轻人主动成为“逆行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