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面积大,地势平坦,冬寒夏凉;东部是盆地,温热潮湿,因此川区每逢雨季,空气湿度增大,气温自然更冷。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也使四川人喜欢吃辣椒,他们认为“冷”是由内而外的,而辣椒又具有温中下气、驱寒除湿、开胃消食的功效。
随著历史的变迁,逐渐衍生出以油、辣、咸为主的川菜,如水煮肉片、口水鸡、毛血旺、水煮鱼、麻婆豆腐、鱼香肉丝、辣椒炒牛肉等名菜,都是以麻辣闻名。
有别于湖南菜的辣味,四川菜的辣味中带有麻味,许多外地的朋友可以接受“湖南辣味”,但大部分人都无法适应。
四川:你吃了什么!没有刺激性!实在不辣!
川菜就是“辣”的概念,其实是很刻板的,老派川菜讲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真正的麻辣烫,不到20%,多数川菜是以清淡为主,目前市场上的重麻重辣的川菜,只能称之为江湖菜。
这几道江湖菜,都是为了迎合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在“中低档消费”的小饭店里比较常见,加上川菜具有地域性,如果不辣、不麻、不油,就很难在外地广为流传。
有一次与四川的朋友谈到川菜时,他调侃说:“川菜不辣,不麻,不油,老百姓吃不惯。”
沸水白菜
如果鲍鱼能卖到两片白菜的价钱,恐怕只有“开水白菜”了。
菜心去心筋,用针在表面扎出针眼,以方便后期入味。
将鸡胸、鸭肉、猪肘用大火炖煮约2-3小时,再将煮好的高汤加入瘦肉末,用小火慢慢熬煮,使肉的鲜味溶解于汤中,最后滤去肉末,只留清汤。
这时清汤呈茶色,浇在白菜心上,再上锅蒸3分钟,即成。
煮汤是这道菜最重要的一环,在整个过程中,要手足无措,准确把握火候,作为《国宴宴》中的菜肴,开水白菜的工艺十分复杂,绝对是殿堂级的。
工艺要点:炖
复杂性:★★★★
盐烧白
这种食物类似于“梅菜扣肉”,以肉为主食,菜为辅食,其材料和工序非常复杂:将肉选“五花肉”,如果太瘦就会发干发柴;将菜选“芽菜”,将芥菜嫩茎切丝,然后腌渍。
首先用葱,姜,八角放入冷水中煮开,然后转小火煮30分钟,直到肉熟。
冷却后的肉块抹上盐吸水,7成油温,让猪皮朝下炸至紧绷发黄,放入冷水中备用。
把芽菜炒干,起锅烧6成油温,把葱白,姜,蒜,八角爆香,再倒入芽菜炒匀,放入锅内待用。
将五花肉切片,用老抽,蚝油,鸡精,白糖腌10分钟,入味后放入碗内,铺上一层芽菜,再把腌过的肉汤倒进去。
用中小火炉蒸2小时,出锅后盖上锅盖
反转
扣子就可以完成了。
素食同蒸,肉片嫩,素菜鲜咸,风味独特。
工艺要点:蒸
雪菜鸡焯(菜)汁
菜肴的亮点在于“食鸡不食鸡,食肉不食鸡”,原料自然也和鸡有密切关系:半斤鸡胸肉,一两火腿,一两淀粉,九两水,八个鸡蛋清,两克盐。
不能直接切鸡脯肉,要用刀背捶成肉蓉,为保证口感,中途还要把肉上的筋膜去掉,光这道工序就需要半个小时。
把火腿切成末用来提鲜,取蛋清起泡沫,外形像雪花一样,不像做蛋糕时那么浓密。
用水抓散肉蓉,然后加入打好的蛋白,淀粉和盐,用手调成泥状,当地人称之为“打鸡浆”。
油料一定要猪油才会出香,最好是铁锅,用旺火把锅烧红,油温℃时倒入鸡浆,不停地翻炒,防止糊锅形成,盛盘后撒一层火腿末,即为成品。
如云似雪,以素菜为原料,入口滑嫩,让人看不出是吃肉,直到入口才惊艳。
工艺要点:软炒
麻花鸡
《国宴菜谱》中也有“鸡豆花”这一项,与雪花鸡淖类似,前半截打鸡浆的步骤相同,但雪花鸡淖是“炒”,而鸡豆花是“冲”。
取一锅鸡汤,大火烧开后转小火,使水微沸。
把鸡浆放在水中,一勺一勺地炖熟,等鸡浆凝结后,用小火炖煮成型。
表面上看起来简单,实则对鸡汤火候要求极高,火大了就会把花冲散,火小了就会冲不熟。
鸡炖鸡,成菜形似豆花,质滑嫩,上至老人,下至两岁小孩,很适合所有年龄层的人。
工艺要点:冲压(水爆)
这类菜肴的配料虽贵,但也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味越淡,工艺越复杂”,精益求精,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游刃有余,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吃一点辣就够了,还不足以体会川菜的精髓。
《食神蔡澜》说:莫让川菜只吃火锅。
川菜中,火锅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道,也是性价比最高的美食,香辣浓郁,对食材的要求极低,可以放任何东西烫,烫熟可以吃,价格也便宜。
事实上,从后面看,那些真正称得上“精华”的川菜,随着人们饮食方式的改变,已经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轻肥说”
不起眼、不辣不油的川菜还有很多,多到数万字都写不完,我们只拿几个有代表性的说一说,相信看过这些,你对川菜麻辣的“偏见”,应该可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