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恶心外卖日销40万份”的视频在网上盛传。网传视频显示,这家位于安徽、日销40万份速食包的食品公司,不仅生产条件脏乱差,食品原料也不合格。目前,视频真伪还有待认定,合肥市食药监部门已介入调查,现场检查称未发现过期食品原料和成品,饿了么、美团已经宣布第一时间将使用该品牌速食包的商家全部下线。
到底有多少外卖餐厅在使用廉价速食包?如果并非现炒现卖的菜品,是否应该向消费者明示?食药监部门和外卖平台都没有明确说法。业内人士呼吁,本市对餐饮行业的监管,除了要求明厨亮灶之外,还应尽快要求商家公示菜品加工工艺,避免廉价速食餐成为监管“盲区”。
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半成品速食包生产企业安徽杠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环境恶劣,现场人员称排骨粒都快放一年了,掉在地上的肉也捡起来直接腌制,酱汁则用手直接搅拌。
据北京日报报道,在速食包行业,杠岗香排在全国第一梯队,日产量40万份,其中超过50%用于外卖,该公司的代理商也遍布全国各地。
虽然该公司很快发出声明,称该视频为剪辑拼凑合成,但梨视频原创团队也表示,可以对视频的真实性负责。
16日上午,合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已经到该公司取证、调查,晚上就公布了初步的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安徽合肥杠岗香食品有限公司依法取得相关资质,食品原料进货验证资料齐全,未发现过期食品原料和成品,大豆蛋白的使用符合相关规定。不过,该公司生产车间存在地面积水、原料运输过程防护措施不严格的问题。
目前,安徽合肥的这家公司已经主动要求停产自查并下架了相关产品,外卖平台也回应,将督促所有平台商家对进货渠道进行自查。
此外,食药监部门对在库的食品原料和成品,包括网络视频反映的料理包,进行全面抽样送检。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及时公布。
同时,饿了么与美团两大外卖平台已下架了涉及相关原材料的餐食商品。不过对于下架商品数量,以及近日外卖销售数量是否受到影响,两大平台并未披露。
根据北京日报记者在美团、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的搜索,几乎没有商户提示自己的菜品使用了速食包。但是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面对质疑,外卖平台会限制商户使用“菜肴包”进行加热吗?对此,美团外卖平台书面表示:“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允许餐饮商户通过菜肴复热的方式进行生产、售卖。同时,一旦发现餐饮商户在相关操作过程中出现不规范操作,会要求商户整改并进行处罚。”。“饿了么”方面也表示,按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第37号令,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商户可以自主采用不同的经营形式。
“饿了么”公关总监周毅说:网络订餐平台的餐饮经营商户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其制作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符合食品安全法。国家对食品生产企业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如果食品确实是从符合制作标准的中央厨房出来,便符合食品安全。外卖平台没有权利强制要求商户公布制作加工方式。另外,安全是第一,先保证食品安全,再向更高要求迈进。
“外卖平台至少得有两三成商户在部分菜品中使用过速食包,而且近年来这一规模还在扩大。”一位曾就职外卖平台的中层管理人员透露。
某网购平台的搜索结果显示,包括梅菜扣肉饭、香菇滑鸡饭、鱼香茄子饭等不少速食包,价格甚至低到只有五六元。但这些速食包微波炉加热几分钟,就能被餐厅卖出动辄二三十元的身价。“一方面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另一方面也提高接单速度。”这位管理人员还透露,速食包口味比较恒定,万一吃出问题,商户还可以把责任推给生产厂家,所以日益受到商户的追捧。
面对庞大的需求,有业内人士指出,用速食包再加热已经属于正常情况。某外卖平台前公关总监表示,只要保证食品安全,平台方并不会要求商家公布加工方式:“国家对食品生产企业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如果是符合制作标准的中央厨房出来的产品,那么是符合食品安全的。我们没有权利去强制要求商户公布制作加工方式。”
“有些做煲仔饭之类的快餐企业,进入上升期后的第一选择就是放弃店内现场加工,转为订购速食包。靠这个捷径两年能新开20家店,假如全是店内现场加工,成本得多高呀?”另一位餐饮从业人士表示,经营者使用速食包的行为超出了一般大众的消费认知,也成为商家的“绝对隐私”。但截至目前,食药监部门对速食包的使用没有任何明确说法,两大外卖平台也难以要求商户主动公示。他建议,除了明厨亮灶的要求,监管部门应该出台新规,要求外卖平台商户必须公布使用食材和工艺的详情。
该从业人士提醒市民,现阶段要想远离速食包菜品,最简单的方式是先去实体店体验,通常付款后十分钟内就能出餐,店内又看不到大锅急炒场景的,很可能就是用了速食包。对于店面难寻,或者几乎没有堂食的平台商户更要格外警惕。
也有相关评论认为,速食包有其优势:一是标准化。因为生产工艺,速食包食品同一个菜品味道、菜量基本保持一致,这样品控更有保障。第二是素食化。中式菜品做法复杂,出餐效率低,速食包直接把菜品做成成品,只需要提前解冻、加热、保温,商家可以很快出餐,提高经营效率和顾客体验。三是降低成本。速食包在其场地、人员培训、原料的成本控制方面更有优势。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律师表示,餐饮商家能否使用速食包,目前并没有相应规定,但商家要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生产地、日期、质量、规格、加工工艺等都需要商户明确告知,否则会误导消费者,以为餐品都是现场制作的。
北京观道律师事务所主任朱金元律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规定,对于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或者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污秽不洁等食品的企业,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可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看着处罚力度不小,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基本都是处罚当批次产品,而不会溯及既往,所以违规违法企业很难伤筋动骨。”他认为,提高处罚力度才能有效打击食安违法现象。
(综合自:北京日报中国之声电商报同花顺财经)